两会| 刘伟: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智能产业发展

2018-03-10

刘伟说:“正如在我今年的提案中说到,中国人工智能的希望在于庞大的潜在人才库、数据量和迫切的需求,做好数据流通、人才储备、科技企业的国内IPO和城市群的AI效应,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来说,三月份的这几天可谓是“好日子”。3月3日政协开幕,前一天佳都科技涨停;5日人大开幕,佳都科技再次涨停。之后,继续呈现上升走势。刘伟说,作为一名科技企业家,让我最为激动的是再次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总理在报告中再次指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建设智慧城市,

产业的支撑是重中之重


  2017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应用元年“,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将与产业深度融合,AI技术规模化、产业化应用和场景落地将越来越多,进而推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行业的智变升级。刘伟说:“正如在我今年的提案中说到,中国人工智能的希望在于庞大的潜在人才库、数据量和迫切的需求,做好数据流通、人才储备、科技企业的国内IPO和城市群的AI效应,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实现弯道超车不是没有可能。”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声势如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政府数据号召开放,开发模式不断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代表着新时期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实现城市经济转型、精细管理、优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转型提升的新支点和新动力。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建设好智慧城市,包括城市建设和治理方面,就要在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完善产业支撑等方面下功夫。”


  刘伟接着谈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应加速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建立物流配送体系、城市消费需求与农产品供给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电子商务,并向旅游、餐饮、文化娱乐、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以及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延伸,以产业集聚和经济繁荣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首先,要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对此,刘伟深有感触:“作为国家战略的人工智能正在作为基础设施,逐渐与产业融合,加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我这次提案所提到的城市交通治理、移动支付安全、人工智能和构建世界级创新经济湾区城市群其实核心都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去参与推动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治理。”


  “其次,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循环再生效率。智慧能源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十分重要;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最后,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应当出台标准,规范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既可拓展城市管理的资源,又可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

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城镇化的现代化,

城市治理不能成为“拖后腿”者


  在现代化进程中,新经济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主流。比如移动支付,已成为一个城市金融的动脉。但如何确保其安全性,其中包括金融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包括两会参会的其它代表委员。再比如交通,智慧城市虽已启动多年,但拥堵问题并没有得到一个让公众满意的解决。那么为了让城市治理在中国城镇化大背景下不拖现代化建设的后腿,应该如何加快行动?其关键点到底在哪里?


  刘伟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工作的复杂程度已远非当年可比。自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近年来,针对城市交通治理,国家和各级政府也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如限牌、限号,发展公共交通等,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积累的拥堵”顽疾“。因此需要用新的思维、新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从源头和整体规划上加强城市交通治理,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新时期城市治理的一剂”猛药“。”,具体来讲:一、要从各层面加强交通应用方面的创新意识,从政府层面来讲,各级政府应围绕建设交通强国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推动当地交通事业发展;政府与交管部门要增强创新意识,一方面要去除保守自封,“求稳不求新”的观念。再者,应当健全“容错”机制,让职能机构敢干,愿意干。对于科技企业而言,作为创新的主体,在交通技术创新研发上,要建立产学研用体系,以落地应用为出发点积极创新,真正发挥科技的力量解决城市交通治理问题。二、应大力推广城市交通大脑,用人工智能管理城市交通。交通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在最先进的治理思路是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形成“城市交通大脑”,来帮助城市解决“拥堵”问题。


  “另外一个,关于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我在这次两会的提案中也有提到。和任何行业一样,移动支付同样存在风险,包括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但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并不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才带来这些安全问题的,在五年或十年前人工智能技术、移动支付尚未出现的时候,就已有许多通过电信诈骗资金、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相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反而可以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更加严密地保护到资金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我认为要积极实现我国全方位迈入无现金社会,关键是要各方共同建立打造统一的移动支付的技术标准和安全体系,全力打造健康、安全的网络支付环境,包括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制定、全民意识教育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保障无现金社会的健康和安全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规划方面的先导

和实验价值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


  在刘伟提交的提案中,有一份是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他本人十分看重这个提案。一来是自己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更重要的是,他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对这一提案做了深入阐释。他认为:湾区经济一直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如今“一带一路”战略上升为“国家级”的三大规划之一,而粤港澳湾区则是“一带一路”战略最重要的关键节点之一。在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而未来以城市群、湾区为重心的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动力之一,而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其中的典范和先导。今天的粤港澳在产业、城市形态、区域优势互补等各个层面具备了打造湾区的条件。而港澳大湾区要瞄准世界级来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在我这次提案中,我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技术融合,推动人工智能科技与湾区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因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其实就是以技术为基础全面升级为先进智能制造业的过程,从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实现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条。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也建议需要建立核心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加强企业和学术界的人才流通,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础,推进产业健康发展。而推进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落地,需要找到有价值的场景进行应用才能形成产品或解决方案,实现价值;可通过数据和应用的不断优化,分场景逐个突破,最终形成人工智能社会的新版图。此外,随着粤港澳大桥顺利开通以及广深港高铁的即将开通,我认为湾区内部实现一小时通达,会进一步拉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智能交通以及智能轨道交通领域,是最容易产生产业集群效果的行业,值得湾区领域重点关注和扶持。